当前位置:读网 > 读后感 > 读书心得 > 观《甲午甲午》有感

观《甲午甲午》有感

手机版 更新时间:2023-12-06 09:54:29 来源:读网资讯

  人心齐,泰山移。古人留下了很多这样的训诫,意在教导我们要团结起来,共同发展,振兴华夏,弘扬国威。汉武帝时有犯我华夏者,虽远必诛的霸气,然今日为何出现甲午战,炎黄乱的惨剧?我泱泱大国,竟被弹丸小国屡屡所侵?

  观看了《甲午 甲午》后,我明白了很多

  从我国自己来说,可能有以下几点原因。

  第一、以李鸿章为首的大儒们坚守自己所谓仁礼的思想防线,认为只要自己不主动出击,日军便不会侵犯。以为道义能胜过武力?以为正义能阻挡铁船?以为坐在宫中侃侃之乎者也御敌于国土之外?幼稚!

  第二、制度落后,体系粗糙。面对日军强势来袭,清廷仍不肯改变自己充满腐烂气息的制度。基层的信息不能及时上传,上级的命令不能及时下达,这是垂直诟病。海陆两军各自为政,互不沟通,竟使所谓的亚洲第一舰队北洋水师绝歌于威海卫港!多少忠肝义胆的海军将士在自己人的炮火中或自尽,或投海,就这样被腐朽的制度活活害死!

  第三、官吏贪污腐败。在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大清官僚中,奢华成风,挥霍成俗。在戍边将士弹尽粮绝,衣不蔽体的时候,这些皇亲国戚们在宫中歌舞升平,品着山珍海味,谈笑风生你们吃的是将士们的心血,喝的是老百姓的骨髓!慈禧你可知道,你祝自己生日快乐的时候,日军已经大张旗鼓地登上了山东的港湾,向旅顺伸出了索命的魔掌?悲哉!

  第四、任亲唯故。平壤一战,拥有数万精兵的清军竟被日军打得溃不成军。究其原因主要是统治层为争权夺势,抢夺主帅人选,在拖了半个月后竟选出一个胆小鬼。前线稍稍失利,主帅居然弃城逃跑,真为天下人耻笑!

  第五、沉醉鸦片。鸦片战争后,统治者与普通民众非但没有觉醒,反而若无其事地躺在炕上吸食鸦片,国人身体素质一落千丈,大量白银流出国外。

  第六、统治阶级的软弱。兵熊熊一个,将熊熊一窝!真的无心再作评论,面对扶不起的阿斗,纵使大清将士全部血洗疆场又能怎样?在日军粮草告急,无力再战的转折性时刻,清政府非但没有趁势反扑,反而委曲求全,贪生怕死,割地赔款,但求一和!兔子急了都会咬人,这些高官平时欺压百姓惯了,在真正的强敌面前立刻暴露了软弱的本性。泱泱华夏要你们来统治何用?

  反观日本,在美军入侵后便奋发图强,积极学习和引进先进生产技术,大兴教育真正做到了乡无不学之户,家无不学之人。从天皇到平民,国人素质得到大幅提高,举国上下,众志成城,全都在为国家之富强节衣缩食,积极筹备,互相鼓励,大兴军工。面对这样的一个对手,清廷怎能不败?

  国者,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。两百年前的历史是否还会重演,不单单靠你、靠我所能决定,靠的是从上到下能否相互信任,能否团结一心!逝者安息,生者长存,愿深埋海底的数万忠魂能看到一个大国的崛起,一个名族的振兴!

观《甲午甲午》有感相关文章:

安徒生童话读书心得优秀范文12-06

一年级读书心得12-06

安徒生童话的读书心得12-06

物种起源读书心得范文12-06

爱迪生传读书心得范文12-06

一年级读书心得12-06

4d卓越团队读书心得12-06

一年级读书心得12-06

读战争与和平后的心得范文12-06